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好奇为什么买的碗、碟、杯子等等,下面都有一圈没有釉。反正没接触瓷器之前我还是挺好奇的,我都以为是故意留下来的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这是因为把釉上满之后,在烧制过程中釉体会完全熔融,在瓷器烧制完成冷却后粘在窑板上。所以瓷器必定有个地方是没有釉的,可能在碗底,也可能在碗口。但是有时候你可能会感觉某瓷器却是找不到釉口,这是怎么回事儿呢?
大家先看看我的这个瓷器觉得怎么样呢?看起来釉面均匀没有残缺对吧,但是你注意到盘子底部那三个点了吗?其实这三个点就是釉的缺口,这是为了防止挂满釉的瓷器与窑板粘连,所以设置了三根支钉。但是釉还是有流动性的,也会粘上支钉,和支钉黏在一起,然后在瓷器出窑的时候把支钉敲掉。这样整个瓷器就只有三个点的没釉痕迹,整个瓷看起来就更加的精致美观!
据说匠人能绞尽脑汁的想出这种满釉的烧法,是因为当时皇帝觉得留一圈没釉的地方太难看了,就命令工匠想办法烧出满釉的瓷器。所以匠人们除了支钉烧的方法还有吊着烧的方法,施过釉的瓷器在烧制釉料和窑的棚板不能接触,否则黏住就废了。因为釉料流动性比较大,所以在上釉的时候不会全部,会留出杯底和背身。知道了这些,有没有感觉满釉没那么毫无瑕疵了?
展开全文
仔细看看这件瓷器,上面刻画的龙栩栩如生,釉色饱满,瓷器的纹路还是冰裂纹。据说这是汝窑的瓷器,因为它的无釉面积最少。有人就问到底有没有通体满釉的瓷器呢?答案是绝对没有的。至少现在绝对达不到,因为现在没有能违背物理学定律了。即使是有,那工艺一定是非常复杂和昂贵的。而且就算未来真的可以做到了,这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,论使用也不如圈足未施釉的瓷器,毕竟能防滑啊!
之前因为有没有通体是釉的瓷器这个话题,我老爸和我争执了好长时间。他非要说有瓷器是通体有釉的,并且还找出我们家的碗给我看。虽然有些瓷碗可能看起来又细又白毫无破绽,那是因为现在的瓷胎选用比较好,所以老爷子误认为那是釉。直到我拿到的这件瓷器,才和老爷子讲通了这件事,你们说这笑话闹得?大家可千万不要闹这笑话呀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