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螺蛳君多方打探,终于找到“偷井盖”故事的源头。

这还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说起,河南小伙乔宝峰在北京靠捡破烂发家,成为一代破烂大王。如此热血的白手起家故事,自然激励了一波河南人赴京打拼。

但是北京废品生意的蛋糕只有那么大,无法喂饱每个来京的拾荒团队。所以,当时北京拾荒队伍的打架冲突和刑事案件常有。为了缓解混乱局面,北京警方不得不出面促成各个帮派的会谈。最终达成了一份协议:“四川帮”负责捡垃圾,“河南帮”负责收废品,“河北帮”负责四环外接应废品回收,“江苏帮”负责回收地沟油。

无论是捡来的废品还是偷来的废品,最后都出现在废品站中。而偷井案件高发时期,警方所发现的被盗井盖,大部分都来自河南人的废品站中。因此,在天时地利“人和”下,河南人偷井盖,从北京传到全国,从上世纪传到了现在。

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除了巧合的误会下,各路媒体的添油加醋,加深了大众对河南的误会。各大门户网站媚俗功利,为求点击率经常故意对河南的进行妖魔化,甚至直接挂名“河南”,无疑又加重了丑化河南的“破窗效应”。

但随着社会进步,媒体有所收敛,思想进步的网民也开始反击无脑的地域黑。而河南,也开始在媒体影视方面开始发力,唐宫夜宴、洛神水赋等优秀佳作火出了圈,刷新了大家对河南的认识,这种有针对性的地域妖魔化印象也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。

此外,螺蛳君之前也跟大家探讨过洛神水赋背后的文化哦,点击此段文字进行查看。

扛住吃锅--广东

GUANG DONG

一提广东人,那肯定得入选地域黑三巨头。社会上也流传着各种各样关于广东人的黑料,例如“广东人吃胡建人”“广东人啥都吃”“你是广东人一定会讲粤语吧”......虽然没有河南井盖梗那么过分,但广东人对于这种误解,也是有苦难言。

‌‌‌‌

罢了,螺蛳君来跟大家一一科普下吧。先说广东人什么都吃这个传言,好像的确是这样,广东人在有老婆的时候,会把老婆做成老婆饼;有老公的时候,就把老公做成老公饼;有小孩的时候,就会把小孩做成煲仔饭;遇见鬼的时候,就把鬼做成油炸鬼(就连鬼都不放过)......

不开玩笑了,言归正传,广东人第一次因“什么都吃”而走进公众视野,大概是03年SARS病毒爆发。当时,果子狸被认定是导致SARS的元凶。这让广东地区的果子狸被处理的同时,广东人爱吃野味的现象也被大众熟知。

的确,广东人爱吃野味的习惯,自古就有。唐代《岭表录异》则说:南中昼夜飞鸣,与鸟鹊无异。岭南人罗取生吃之。意思是广东人还会吃鹦鹉、猫头鹰等鸟类。但现在的广东,早就全面禁食野味了。说广东人什么都吃,不如说广东人会吃,很会研究吃。

而且广东人野味都不吃了,怎么会吃福建人呢。真是大大的冤枉,螺蛳君这就来给大家解释下广东人吃福建人的由来。

那时,恰逢2017年春节,当据说压岁钱红包最土豪的福建人,问最抠门、红包不过百(不是误会)的广东人“听说你们广东人……”,机智广东人立即接了一句“特别爱吃福建人”。

由于回复非常机智有趣,该梗很快从该聊天群流出,并广泛地被全国人民运用起来。

广东人除了绕不开吃这个梗,就是会被别人点名:你是广东人啊,肯定会说粤语吧,来说几句粤语。这个问题,广东人已经在网络、或去外地务工就学时回答无数遍了,但还是经常会被人问。

事实上,广东省内并非所有地区都说粤语。所谓“广东人“,主要分三大民系(但不意味着只有这三类):广府人、潮汕人、客家人。他们各自的方言,分别是:粤语、闽语和客语。所以起码一半的广东人不会粤语,别再CALL他们说粤语了。

总而言之,广东人的大部分的梗,虽然扯淡,但带着一丝有趣。不过,避开这些广东烂梗,可是一个拉近与广东朋友感情的小窍门哦,别说螺蛳君没有告诉你。

只要各地区还有交往,就会有地域歧视,但是随着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,大家对真实的地域印象都有所改观。但无论如何,以地域作为判定依据显然很不严谨,而借此来对一个地区的人进行集体狂欢式的“地域黑”更是极不合适的。

螺蛳君今日的地域黑洗白到此为止,你是不是也在心疼河南、广东了。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省市的地域黑由来和真相,动手点赞转发,螺蛳君继续地域洗白第二弹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