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点2:线索明确,对比明显
本片的两大线索,一是自行车,二是蝴蝶,对于这类影片来说,不需要将线索隐藏以供观众回味,反而是明显的表达出来,让观众容易触摸,这样才能更多的触发观众的共鸣。
自行车穿插了整部电影,从开始学生们不理解老师,通过破坏上级奖励苗老师的新自行车出气,到后面用自行车带着洛小乙去照看爷爷,再到后来学生们自发寻找自行车,到最后安静骑自行车出事故。自行车可以说成为了这部影片的主要线索。
影片的另一个就是蝴蝶了,蝴蝶象征着安静,美丽却脆弱,蝴蝶从剧情进行到中间时伴着安静出现,到结尾伴着安静的结局结束,蝴蝶是整部剧的次要线索。但是这个次要线索也成为了一个缺点,这个我们后面再说。
蝴蝶实在找不到剧照,放个安静
说完了线索,我们说说对比,从整部剧的结构来说,前半部分使用诙谐幽默的剧情表现,让观众笑声不断,而后半部分使用转折和变故,营造催泪的气氛,这种大对比,让剧中老师的形象更加亲民,也更加伟大。这个就不能写细节了,提示一下,水杯是最出彩的。
优点3:表现得当,结尾出彩
可以说,这部剧最为出色的就是他结尾的处理,在几分钟的结尾中,导演使用了双结局的AB剧和将观众带入电影的观众视角两种方式来表现,文艺且不冲突,提升了主旨,也将观众代入感提升了一个层次。
首先说说AB剧,这种表现形式是将一个故事在某个部分变成两个平行线,从而表达影片思想的手段。是不是有点懵,在这部电影中,A桥段就是在安静出车祸后,到了全班拍毕业照的时候,故事先表现了剧情进度合理的,没有老师和安静的毕业照桥段,在这个故事里,安静出了车祸,苗老师愧疚不已离开了学校。
而B桥段是苗老师和安静都在毕业照中,安静也没有出车祸,站在了苗老师身后,这样处理从侧面解释了老师的出走,也让回忆上升了层次。
说完了AB剧,我们说说观众视角。在影片中,观众视角使用了不少,我觉得都是要将我们带入到那个时代里,最为出色当数影片结尾使用观众视角进入班级的镜头,有非常不错的效果。
同样的,这一点找不到剧照,这个观众视角比较隐藏,我也是看完之后回忆才意识到的。大家在电影中好好体会吧。
优点4:题目名称,各有深意
其实这个优点不需要太多的水平就可以达到,但是也是最能让人回味的,我再文章开头就说的题目的一语双关:“老师·好”和“老师好!”就是一个例子,不过这个例子比较明显,既然提到了这一点,我们来说一个不太明显的。
老师的名字:苗宛秋,编剧使用了谐音,苗宛秋=苗晚秋,晚秋之苗,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光,这也暗合了苗宛秋老师的过去。但是正如电影里说的,我不是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了你们,而是遇见了你们,才给了我这段,最好的时光。
其实类似的还有很多,比如洛小乙、安静,王海。剩下的留着大家去回味吧。
《老师·好!》
总结
在我们记忆中,都会有一个记忆深刻的老师,TA给我们的记忆,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,感受到了,回忆起了。这就是这部片子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吧。这波回忆,不能多给,给你9.5分,不为过不为过。
PS:谢谢老师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